生病吃药,是一件很普通常见的事情!然而生活中,却有很多患者,在不知不觉中,走进了用药误区,轻者耽误治疗,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。
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,全世界约1/3的死亡患者,不是死于疾病本身,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。
这个数据确实很吓人,合理用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。小编总结了3大类常见用药误区,需要大家警惕。
误区一:药物滥用
抗生素滥用
抗生素滥用在儿童中尤为明显,孩子感冒、发烧、咳嗽,不少家长就迫不及待地给孩子吃消炎药,认为吃完好得快......
殊不知很多家长口中的“消炎药”,阿莫西林、头孢、青霉素,这些都是抗生素,大量使用或者滥用会使人体产生耐药性,当出现超级耐药菌,感染时可能无药可救。
阴道冲洗液滥用
很多喜欢清洁的女性,盲目迷信和误用阴道冲洗液,越冲洗越加重阴道内菌群失调,出现白带增多、炎症加重等现象。
安眠药滥用
很多患者出现睡眠问题,靠吃安眠药帮助改善睡眠,如果不遵医嘱,长期自行滥用,可能产生药物依赖性。
此外,雌激素、止咳水、止疼药、抗过敏药等,也经常被不合理使用。
误区二:随意调整药物剂量
家人患病,随意加减用药
很多家庭常常备有一些药物,当孩子生病了,就按成人的剂量减半用,老人病了,感觉见效太慢就加大剂量用。
这样自行医治,不管患者身体实际情况,随意调整用药剂量,稍有不慎可能会造成毒性反应。
孕妇及哺乳期妇女、儿童和老年患者等特殊人群,用药需格外小心。
忘记服药,下次吃双倍剂量
有些患者上一次忘记服药,下次服用双倍剂量,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,还可能伤害身体。
还有些患者吃药后发生呕吐,不管三七二十一按原剂量补服,这样是不对的,是否补服、补服多少剂量,需要视呕吐情况而定。
擅自减药、停药
有些疾病需要长期用药,如慢性病、精神心理类疾病,很多患者坚持不下去,有症状时就用,没症状时就偷偷减药、停药、不按照医嘱规律用药,可能会导致严重副作用。
误区三:使用药物不得法
改变药物剂型,不按要求服用
有些胶囊或片剂药物需要完整吞服,但部分患者担心药物体积太大,难以下咽,就擅自嚼碎或溶化后服用,这样服用可能会损伤胃肠黏膜,或导致血药浓度突然升高,引起不良反应,甚至危及生命。
有些特殊剂型药物,如泡腾片,遇水后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,若直接吞服,大量气体急剧充斥气道,可能引起窒息。
饭前、饭后服药,傻傻分不清
有些药物胃肠道不良反应小、进食后会影响药物吸收,有些保护胃黏膜、促进胃肠动力的药,建议饭前服用。有些对肠胃刺激大的药物,则建议饭后服用。
此外,有些患者自行调整输液速度;把口含片当零食嚼碎吃、吞着吃......这些不恰当的用药方式都可能引发不良反应。
如何合理用药?
不要自行医治!生病了,找医生看病、不要自行医治,治病用药交给专业的医生。用药前,仔细查看药物说明书和医嘱,明确药物名称、规格、用量、使用方法、使用时间、禁忌症、及其他注意事项等,如果看不懂就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,弄清楚后再使用。不确定自己用药对不对,误用药物后不知道怎么办......有任何用药疑问时,谨慎对待,主动咨询医生或药师,获取专业建议。
News
相关文章
2023-09-07
2021-10-07
2021-10-08
2021-10-14
2021-10-12
2021-10-09
2021-10-07
2021-10-07
2021-10-01
2021-09-28
Next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