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0v

处方流回基层 大医院面临挑战

文章作者:广钰
2021-11-12

处方回流基层的趋势愈加明显,在这种情况下,大医院面临的挑战更为多元化。据《文汇报》报道,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已开出110万张“延伸处方”,简单理解就是至少有100多万人次门诊量从医院回流到社区。

2017年度区级医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急诊总量已占全市医疗机构总量的60.01%,承担了上海市大部分医疗任务。有数据显示,2017年度市级医院门急诊总量较上年同期增长幅度为0.73%,为2013年以来历年同期增长幅度的最低水平。相反,区级医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比分别增长4.69%1.51%。区级医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急诊总量增幅首次超过市级医院。

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邬惊雷表示,“现在断言达到就医回流的拐点还为时尚早,但这变化确实是新医改后出现的一个重要、可喜的变化。”那么在处方流回基层的趋势下,给大医院带来了什么影响呢?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会给大医院带来更多挑战。随着各省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地,大医院将面临四大挑战如下:

1、门诊业务量减少。目前,巨大的门诊量带来的收入在大医院中占大头,但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进,大医院门诊量增长减缓、停滞甚至下降也不是没有可能。

在去年9月,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《东莞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工作方案》,明确指出在门诊业务上,三级医院和镇街医院要逐步压缩和关停普通门诊,原则上仅保留专科(专家)门诊。此前,仁济医院也贴出通知:331日下午5点门诊结束后,将正式关闭普内科普通门诊。大医院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,逐渐减少对于门诊量的追求,甚至明确提出“零增长”,转而致力于解决老百姓的疑难重症。

2、医院收入减少。业务量缩减对应的是业务收入的减少。如湖南省湘雅医院院长孙虹此前在一论坛上表示,湘雅医院于201611日零点起正式启动药品零加成试点,运转一年后,医院亏损2个多亿;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院长兰平在“省市校共建10周年”活动上表示,医院年收入15亿元,在取消药品加成后,即便算上加强医院管理所节省的成本,一年的缺口仍大约为8000万元。

除了取消药品加成,医药分开、处方外流也导致大量公立医院包括三甲医院亏损。”

3、医院发展受到限制。20177月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《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要求从严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、建设标准和大型医用设备配备,严禁举债建设和豪华装修,对超出规模标准的要逐步压缩床位。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,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10%

在分级诊疗以及国家其他卫生政策落地后,医院将无法继续依靠扩张规模以增加业务量来进行发展。

4、医务人员流动更加频繁。随着三级医院业务收入减少,基层医院业务量增长,医生多点执业政策落实,加上社会办医、医生集团、互联网医疗的冲击,大医院医务人员的流动性将逐步加剧。近年来,医生离开体制加盟民营医院、或自己办小医院的例子屡见不鲜。民营医院数量增长超过公立医院,致使公立医院患者流量减少是不可磨灭的事实。

综上,基层市场对于药企而言是风水宝地。在政策的驱动及市场改革的背景下,医生集团、民营医院是新生的具备潜力的资源。不得不说新的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来了,药企应把握机会加紧布局,优先获得有利资源。

0
登录后参与讨论

色情 谣言 网络钓鱼/广告 政治 侵权 人身攻击

补充说明:
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