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0v

中药知识必学:药食两用的龙眼肉

文章作者:中国药店
2023-04-23

龙眼,古人视本品为佳果,是现在的当季水果,荔枝过后龙眼就成熟,其味仅次于荔枝,称其为“亚荔枝”,又称“荔枝奴”,唐《岭表录异》云:“荔支方过,龙眼即熟,南人谓之荔支奴,以其常随后也。”它的味道清爽甘甜,营养价值方面也十分的高,因而深得不少朋友的喜爱。新鲜的龙眼肉质爽滑鲜嫩,汁多甜蜜,口感极佳,但是保鲜不易,人们常常将龙眼鲜果焙晒成干果,称为龙眼肉、桂丸、龙眼干等,也就是中医里常用的桂圆。李时珍曰:“食品以荔枝为贵,而资益则龙眼为良。”那么,龙眼具体有什么样的功效,吃龙眼对于人体又有什么好处呢?本期文章小编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知识。

龙眼因果核圆黑光泽,种脐突起呈白色,看似传说中“龙”的眼睛所以得名。《本草纲目》曰:“龙眼、龙目,象形也。”圆眼、木弹、骊珠、燕卵等,亦以其形似而得名。《开宝本草》云:“一名益智者,盖甘味归脾而能益智。”俗称“桂圆”,因其主产于广西,“桂”为广西的别称,果实圆若弹丸而名之。

谢承《后汉书》说:“交趾七郡献龙眼。”提示汉代交趾,已以龙眼为贡品了。薛莹《荆扬已南异物志》说:“龙眼,如荔枝而小,圆如弹丸,味甘胜荔枝,苍梧、交趾、南海、合浦皆献之,山中人家亦种之。”可见三国吴时广大的岭南地区不但有野生龙眼,而且多有家种,并作为贡品。

龙眼肉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。主产于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。夏、秋二季采收成熟果实,干燥,除去壳、核,晒至干爽不黏。本品气微香,味甜。以肉厚、片大、色棕黄、味甜者为佳。龙眼肉甘,温。归心、脾经。功效:补益心脾,养血安神。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龙眼,味甘平。主五藏邪气,安志,厌食。久服,强魂,聪明,轻身,不老,通神明。一名益智。生山谷。”

心主血脉与神志,脾为后天生化之源。思虑过度,劳伤心牌,可见心悸怔忡、失眠健忘、神倦乏力等症。龙眼肉甘温,入心脾二经,善补益心脾,且甜美可口,不滋腻,不壅气,为滋补良药,心脾两虚用之尤宜,单用即可。临证多与人参、黄芪、当归、酸枣仁等益气养血安神之品同用,以增强药力,如《校注妇人良方•卷二十四》归脾汤。亦可用治脾虚泄泻,以之与生姜水煎服即可,如《泉州本草》方,若与白术、山药、炒苡仁等同用,则疗效更佳。

病久衰赢或老弱之人,常患气血不足之证,症见倦怠乏力,少气自汗,面色淡白或萎黄等。本品通过补心脾,又能益气血,且甘甜平和,宜于久服,故治上述诸症可用。单用本品30g与白糖3g隔水炖服即效,其补气血之力不下参、芪;若素体多火,可于方中加人西洋参3g,则有补气血清虚火之妙,如《随息居饮食谱•果食类》玉灵膏(又名代参膏)。若气血不足,又兼轻度阳虚者,可将龙眼肉泡入上好白酒中,百日后,日饮适量,如《万氏家抄方》龙眼酒。

此外,《泉州本草》以之与生姜、大枣同用,治妇人产后气血双亏又兼浮肿者。

使用龙眼肉时需注意本品甘温生湿助火,故湿阻中满或内有停饮、停痰、郁火者忌服。《本草汇言》云:“甘温而润,恐有滞气”。《药品化义》云:“甘甜助火,亦能作痛”。本品甘温滋润,不利于表邪的解除,故《随息居饮食谱》云“外感未清”忌服。龙眼肉可食用,但不宜无节制过量服食,最多不超过60g,多则口鼻出血。

生药龙眼肉为由顶端纵向裂开有不规则块片,气香,味浓甜而特殊。表面黄棕色,半透明;靠近果皮的一面皱缩不平,粗糙,靠近种皮的一面,光亮而有纵皱纹。市场上有掺白糖的龙眼肉,这种龙眼肉不会做得太干,不然掺入的白糖就会显现;龙眼肉经加工晾晒,一般不会晒得太干,摸起来稍有沾手,但掺入白糖的龙眼肉,抓在手里握一会儿,就能感觉黏乎乎的。龙眼肉口尝味浓甜而有股特殊的味道,而掺入白糖的龙眼肉,吃起来原有的清香味道显得很淡,而且甜得发腻。掺入白糖的龙眼肉大大降低其功效,影响补益和治疗效果,所以,购买使用龙眼肉时要仔细鉴别,建议到正规药店购买龙眼肉!

现在对于龙眼,一般只用其肉(假种皮),不用其核,实为可惜!龙眼核其味微苦、涩,平;内用于胃痛、疝气痛;外用治外伤出血、用于止血止痛、烧烫伤、刀伤出血等。清·赵学敏《本草纲目拾遗》:“《纲目》龙眼核主治,多言其肉,至其核之功用最广,只载其能治胡臭,他皆未之及,又不及其壳,今悉采他本补之……脑漏……治癣……灭斑生发……小肠疝气……小便不通……足指痒烂……无名肿毒……烟筒伤喉……治刀伤出血……刀斧伤……查《本草纲目》及《别集本草》俱未纪载,可知世间有用之材,自古迄今淹没者,不可胜计矣。”

许多人都觉得吃完龙眼后将龙眼核扔掉有点可惜,于是想出了一个妙招,将龙眼核种成盆栽。龙眼核清洗干净放在水里浸泡46天,等果核微微裂开后就可进行栽种。栽种时将芽点一端朝上,一颗紧挨一颗摆放好,之后用土壤填满小的空隙并覆盖碎石子。后期每天喷水一次,大概810天就可以发芽。(赵尹铭)

0
登录后参与讨论

色情 谣言 网络钓鱼/广告 政治 侵权 人身攻击

补充说明:
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