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0v

中药知识必学:化湿解表广藿香

文章作者:中国药店
2023-04-18

夏季天气炎热潮湿,而且现在的人们喜欢吹空调,在夏季反而容易着凉,外感风寒,内伤湿浊,出现头晕头痛、咽喉疼痛、鼻塞、全身乏力、食欲不振、皮肤干燥、全身发冷、关节疼痛等症状,即所谓空调病,临床非常常见,一般人都会准备一个药,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藿香正气散。

中药藿香既能化湿又能解表,化湿作用优于解表作用,如果湿浊中阻比较重,而外感又不很重的,那么用藿香,把这两个功效加起来,综合利用的,最有名的就是藿香正气散。藿香正气散出自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,成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它之所以叫藿香正气,因为此方以藿香为主药,其功效能正不正之气。一直以来,被看作是预防中暑,治疗呕吐腹泻的良药,而它的现代剂型藿香正气水,大名早已超过了它,也说明这一剂型改进的成效,但由于气味刺激性大,现在又改成软胶囊,但普遍认为疗效不如藿香正气水。

藿的意思,一个就指的是豆叶,大豆的叶,称为藿。《广雅》谓:“豆角谓之英,其叶谓之藿。”该植物因叶似藿,香浓郁,故名藿香。另外,藿也是比较低贱、比较卑贱、比较常见的意思,比如说过去我们说生活很困难,有的就是用“藜藿苟充”来形容,(藜是一种野菜)姑且地用一些野菜、野草来充饥,在一些有灾荒的年,那么一般的民众,藜藿苟充。

藿香入药,初见于《名医别录》,当时多为进口,后经南洋华侨引种,现主产于广东,故称广藿香。明以前所指的藿香为广藿香,明代滇南本草始见有土藿香之名,为我国原产之藿香,应该是相对于广藿香而得名的,为同科另一种植物,直至清初《本草述》引卢之颐对藿香的描述,才将广藿香和土藿香明确区分。现代植物分类学,为了区分两者,将土藿香改称为藿香,而前者则改称为广藿香。

广藿香与土藿香为同科不同属的两种植物,其形态与气味也互有不同,但二者药效略同,同做“藿香”药用又有很久的时间,所以目前仍同做藿香使用,不过习惯认为广藿香品质较好。《本草正义》谓:“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……香得清气之正,而藿香气味和平,不嫌辛燥,故助脾胃而无流弊,但必以广产者为佳。”广藿香产于广东,依产地不同又分作四个品种:产于广州市郊者,称石牌藿香;产于高要地区的,称高要藿香;产于海南万宁者,称海藿香;产于湛江者,称湛江藿香。一般认为石牌藿香和高要藿香品质最佳。土藿香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出产。二者不同的地方还有,土藿香用种子繁殖,一年即可开花生穗;广藿香不生花穗,插枝即可繁殖,故又名枝香。

广藿香药性辛,微温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功效芳香化湿,和中止呕,发表解暑。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。主产于广东。枝叶茂盛时采割,日晒夜闷,反复至干。本品气香特异,味微苦。以叶多、香气浓者为佳。生用。藿香叶偏于发表,藿香梗偏于和中,鲜藿香解暑化湿辟秽之力较强。

广藿香气味芳香,为芳香化湿浊要药。用治湿浊中阻所致的脘腹痞闷,少食作呕,神疲体倦等症,常与苍术、厚朴等同用,如不换金正气散(《和剂局方》)。本品既能芳香化湿浊,又能和中止呕,故以治湿浊中阻所致之呕吐最为捷要。常与半夏、丁香等同用。若偏湿热者,配黄连、竹茹等;偏寒湿者,配生姜、白豆蔻等药;妊娠呕吐,配砂仁、苏梗等;脾胃虚弱者,配党参、白术等。

本品既能芳香化湿浊,又可解表。治疗暑湿表证,或湿温初起,湿热并重,发热倦怠,胸闷不舒,多与黄芩、滑石、茵陈等同用,如甘露消毒丹(《温热经纬》)。治暑月外感风寒,内伤生冷而致恶寒发热,头痛脘闷,腹痛吐泻的寒湿闭暑证,常配伍紫苏、厚朴、半夏等,如藿香正气散(《和剂局方》)。

藿香具有芳香特点,根据香口除臭作用的认知,若因为湿浊内阻引起的口臭,常选用藿香。可以将藿香洗净,煎汤,时时噙漱。所以《本草纲目》引王好古说:“温中快气,肺虚有寒,上焦壅热,饮酒口臭,煎汤激之。”若口臭可以选用藿香、佩兰、砂仁、白豆蔻、厚朴花、木香适量,泡水饮或煎服。因香气浓,含挥发性成分,故不宜久煎。

有的书上,把藿香的功效,叫作解暑。暑乃阳邪,其本性是热性,那么解暑实际就是解暑热,从单味药物来说,李时珍认为藿香药性“微温”,用温性的药物来解暑热,在理论上说不过去。那么藿香治疗暑证该如何解释呢?应该是它的解表作用和化湿作用,在暑湿证当中的一个综合利用,由于暑多挟湿,而湿乃阴邪,藿香实际上是解暑湿,也可以说成解阴暑。此特点与香薷相似。它的基本功效不是解暑,而是解表。所以我们没有说它解暑。如果见到了说藿香解暑,那么要正确地理解,是它的解表和化湿的功效对于暑湿证的一种特殊应用。

《本草述》云霍香冶“山岚瘴气,不伏水土,寒热疟”,其香气浓郁,能化湿浊辟秽而解时疫,尤对于人们到异地而引起的水土不服,如恶心呕吐,腹痛泄泻,疲倦乏力,食欲不振有良好的效果,临床一般是用藿香正气散内服。此药乃是治疗水土不服的要药。(赵尹铭)

0
登录后参与讨论

色情 谣言 网络钓鱼/广告 政治 侵权 人身攻击

补充说明:
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