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0v

冬病夏治,怎么治?

文章作者:半茶
2023-02-26

每到炎热的夏季,“冬病夏治”这个词总会被提起。《黄帝内经》记载:“春夏养阳”“长夏胜冬”,说的是在夏季培补人体阳气,到了冬天就不易受到风寒邪气侵袭。

什么是冬病夏治?

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,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,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,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。

所有人都适合冬病夏治?

冬病夏治是为了温补人体阳气,比较适合阳气不足、不能固护温煦人体,致使阴寒之邪侵袭人体引发疾病的人群。

而平时阳气充足、阴气亏虚的人群,不适合冬病夏治。如果一味增补阳气,会损害阴气,导致人体阴阳失衡,反而加重疾病。

冬病夏治最佳时间

621日为夏至,预示夏天的到来,而真正最热的时候算是后面的三伏天了。三伏天有以下几个阶段:伏前加强(7.7-7-16)、初伏(7.17-7.16)、中伏(7.27-8.5)、闰中伏(8.6-8-15)、末伏(8.16-8-25

当然,热的趋势也是呈递增趋势!因此,“冬病”正要抓住时间。

冬病夏治适应症

呼吸系统疾病:如肾阳不足,肺脾气虚的慢性咳嗽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发复呼吸道感染、过敏性鼻炎、咽喉炎等。

消化道疾病(属中医脾胃虚寒或实寒性病症):慢性结肠炎、慢性胃炎、胃肠功能紊乱、慢性腹泻、呕吐等。

四肢关节、肌肉疾病:类风湿关节炎、关节炎、肩周炎、强制性脊柱炎;虚寒性腰腿痛、虚寒性筋骨肌肉痛、冻疮等。

免疫力低下、虚寒性体质引起的痛经、四肢冰凉、背凉、头痛、溃疡病、怕冷、怕风、平素易感冒等。

亚健康状态易疲劳、腰酸背痛、失眠、纳差等机能不足状态。

而如果上述患者出现黄痰、咽干口燥、心烦胸闷等热证的征象就不适合。因此冬病夏治前应咨询医生后再进行。

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

穴位贴敷

穴位贴敷是中医一种外治的特色疗法,通过将药物贴敷在特定穴位和经络上,刺激该处穴位经络,达到温补阳气、通经散寒、调理气血的作用。

艾灸

艾灸是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,通过经络的传导,以温通经脉、调和气血、协调阴阳、扶正祛邪。

刮痧、拔火罐、走鑵

这些方法都能刺激经络穴位,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,出现青紫色出血点,也就是俗话说的“痧”,以改善局部微循环,起到疏通经络、舒筋理气、祛风散寒的作用,使人体的神经、循环、免疫、排泄等系统兴奋,加快新陈代谢。

“夏治”误区

1.网上有很多敷贴产品,可以网购回家自己做“冬病夏治”。

“冬病夏治”属中医外治法,涉及许多医疗操作规范,如正确的取穴、注射的深度等,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“冬病夏治”。

支气管哮喘患者经“冬病夏治”后病情稳定,可以停用哮喘药物了。

“冬病夏治”治疗哮喘疗效很好,但哮喘属于慢性病,与高血压、糖尿病一样需长期坚持治疗,能否停用哮喘药物需根据症状、季节性发作次数、肺功能、呼出气一氧化氮等进行综合评估。

2.临床上,不少患者治疗过程中一旦症状有所减轻,就不再继续治疗了。

比如,有些患有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,在夏季选择了三伏贴,可能只贴了一伏或者两伏,觉得咳嗽气喘不严重了,就不再继续贴敷。这种半途而废的做法非常不可取。

慢性疾病迁延不愈,决定了病因和病机十分复杂,治疗方法也必然是长期管理,既中医所谓的“慢病慢治”。

冬病夏治疗法后出现症状减轻,证明温补阳气的治法正确,这时需要的恰恰是巩固疗效,不应自行终止。

温馨提示

3岁以下的小孩、孕妇、恶性肿瘤患者、肺结核活动期患者、支气管扩张患者、强过敏体质者、感冒发烧者、患有感染性疾病以及阴虚火旺者,不宜进行“冬病夏治”,更多问题请咨询医生。

0
登录后参与讨论

色情 谣言 网络钓鱼/广告 政治 侵权 人身攻击

补充说明:

×